本報記者 任世碧
在國產游戲版號常態化發放下,游戲行業迎來逐步復蘇,行業盈利有望改善。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月13日收盤,已有40家游戲行業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全年業績預告,10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25%。其中,ST美盛、掌趣科技、冰川網絡、大晟文化等4家公司預計2022年全年業績有望扭虧為盈。
2月1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2023年2月份國產網絡游戲審批信息,共87款游戲過審,其中包括7款客戶端游戲,1款Switch游戲,其余均為移動游戲。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表示,第二批國產網絡游戲獲批,意味著游戲市場會愈發豐富,越來越多的游戲上線,在激活存量用戶的同時,也有望吸引新增用戶,利好游戲行業的發展。當前游戲板塊處于估值歷史低位,有望在業績反彈和政策改善的雙重驅動下,迎來一輪修復行情;一方面,第二批國產網絡游戲獲批,表明游戲行業政策邊際迎來改善,行業業績有望回暖,利好板塊估值修復;另一方面,第二批國產網絡游戲獲批,意味著未來隨著越來越多高質量的游戲推出,游戲行業將開啟新一輪產品周期。
受此影響,2月13日,游戲板塊指數表現活躍,其整體漲1.12%,跑贏上證指數(漲0.72%)。其中,天娛數科、ST天潤漲停,昆侖萬維、游族網絡也分別大漲14.51%、6.31%。
表:2月13日漲幅超3%的游戲概念股

制表:任世碧
與此同時,部分游戲概念股獲市場主力資金的青睞。2月13日,游戲板塊內有20只概念股呈現主力資金凈流入態勢,其中,昆侖萬維、智度股份、游族網絡、新大陸、山東礦機等5只概念股主力資金凈買入額均超千萬元,合計吸金5.82億元。
對于游戲板塊的投資機會,中航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對記者表示,游戲行業步入正常發展軌道。同時,受出海相關扶持政策出臺和國內外游戲市場環境改變影響,中國游戲廠商集中轉向出海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中國游戲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未來游戲行業將走向差異化、精品化,只有這樣的公司才能獲得玩家和資本的垂青。由于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出海成為游戲公司新的盈利增長點。關于游戲板塊的投資機會,建議關注海外營收業績穩定增長的公司,以及科技創新應用較好的公司,比如AR技術、VR技術、ChatGPT技術等。
中國銀河證券表示,在版號發行常態化的趨勢下,市場產品供給帶動需求,2023年行業上市公司業績有望回暖,游戲板塊估值有望得到持續恢復,市場景氣度期待暖春。
(編輯 孫倩 策劃 趙子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