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不斷吸引著外資對中國進行布局。中國證監會網站顯示,近日,威靈頓管理香港有限公司、阿通聯有限責任公司陸續提交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資格申請,分別于9月19日、9月21日獲得中國證監會受理。
據證監會網站信息梳理,截至9月22日,9月份以來,已經有8家外資提交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申請。截至今年8月底,合格境外投資者數量已經達711家,其中,2021年119家合格境外投資者獲批,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則有43家獲批。
“這體現了海外投資人對于投資A股或者中國資本市場的興趣,并且從側面展現了中國資產在全球資產當中的稀缺性。”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威靈頓投資官網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其管理客戶資產總值超過1萬億美元,股票、固定資產和多元資產分別為6560億美元、5370億美元和2320億美元。
其實,早在今年7月份,威靈頓寰宇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就已獲得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資格。彼時,威靈頓投資管理客戶業務高級董事總經理兼亞太區總裁顧蘇君曾表示,中國是全球重要的增長市場,對威靈頓投資來說具有長期潛力,也是公司全球和亞洲發展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看到中國監管機構持續促進中國金融行業開放的堅定舉措,我們備受鼓舞。正是這些舉措,為像我們一樣的國際性金融機構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能夠讓我們將全球的投研實力帶給中國投資者,并助力其實現不斷增長且日益差異化的財務目標。”顧蘇君表示。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推進。2月份,證監會優化和拓展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境內拓展至深交所,境外拓展至瑞士、德國市場;7月份,ETF納入互聯互通正式啟動;8月份,滬深港通交易日歷優化工作啟動。
QFII方面,繼去年10月份,證監會擴大合格境外投資者投資范圍,新增開放商品期貨、商品期權、股指期權三類品種后,今年9月2日,國內4家期貨交易所相繼發布公告,QFII和RQFII可參與國內部分期貨和期權合約交易,涉及41個商品期貨、期權品種。
“近年來,QFII改革、互聯互通機制擴容等重要政策落地,可見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全面提速。”瑞銀集團中國區總裁及瑞銀證券董事長錢于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國務院金融委再次傳遞重要信息,提振市場情緒。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同樣獲得了國際關注,國際投資者依然希望能夠參與中國資本市場,作為資產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外資對A股逐年保持凈買入。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境外投資者持有境內股票資產總額達到3.6萬億元,是2016年年末的5.5倍。
對于近日A股市場的波動,王昕杰表示,雖然A股市場在海外擾動的影響之下波動加劇,但是從中國整體的宏觀經濟情況,相對于海外市場還是明顯相對穩定。8月份宏觀數據大幅好于預期。
王昕杰表示,在波動市場里面,可以關注一些盈利相對穩定但估值較低的標的,如必要消費里的食品飲料,估值處于歷史低分位數。此外,8月份PPI-CPI的“剪刀差”開始轉負,由PPI的下降所引起的“剪刀差”正?;?,也預示了下游企業的盈利“松綁”,成本的大幅下降預期可以推動下游制造業的盈利反彈。另外,豬周期延續和CPI上漲的農林牧漁板塊,將受到更多關注。隨著“十一黃金周”的到來,以及預期的政策支持,消費仍將迎來機會。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