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馨悅
2月2日晚間,“饅頭第一股”巴比食品發布2022年業績快報公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25億元,同比增長10.8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22億元,同比減少29.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損益的凈利潤1.85億元,同比增長21.70%。
值得注意的是,巴比食品是否“賺錢”,與另一家公司緊密相關。巴比食品在公告中稱,凈利下滑主要系公司通過天津君正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間接持有東鵬飲料股份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減少所致。2022年,公司間接持有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鵬飲料”)股份在報告期內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相比2021年減少1.61億元。
分析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巴比食品還是保留了比較好的現金流。但以巴比食品的發展模式,到了一定的節點,即門店的密度到了一定的峰值以后也需拓寬消費渠道與場景。
門店存量突破四千家
對于營收增長原因,巴比食品表示,報告期內,在公司管理層的帶領下,全公司上下緊緊圍繞年度工作目標,緊抓門店業務和團餐大客戶業務兩條主線不動搖,推動業務雙輪驅動戰略、業務全國化布局戰略加速實施。
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26.8億元,較報告期初增長5.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20.66億元,較報告期初增長8.26%。
在門店業務方面,巴比食品一手抓單店營業額,通過線上運營及指導門店開展社區團購等措施,抵抗疫情反復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一手抓門店拓展力度,在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通過積極的市場策略及品牌口碑在各地區提升,巴比品牌新開店數量實現歷史突破,帶動門店存量突破四千家。
另外,在團餐大客戶業務方面,公司也保持了大客戶業務的高速增長,確保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再創新高。同時,主要原材料豬肉價格同比回落,也進一步增加了巴比食品的盈利能力,使得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增長速度快于公司營業收入增速。
方正證券消費組首席分析師劉暢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巴比食品的加速開店,為消費者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條件。此外,公司團餐業務的發力還是合理的,因為他們也是在有序擴張渠道,這塊業務可能對品牌力、盈利能力的提升有限,但能夠提升市場份額,可以拉動產能,提升規模優勢,從這點來講的話,我們是覺得認可的。”
利潤受投資收益影響
主營業務逐漸壯大的同時,巴比食品的凈利卻一直深受公允價值變動影響。
早在2022年中報發布時,巴比食品董秘辦工作人員還曾對此向媒體解釋,“實際上這筆投資還是掙錢的,只是目前還沒有到回收期,股份尚未出售,所以計入公允價值的賬面浮動會影響凈利潤的真實表現。”
往前追溯,這筆投資曾給巴比食品帶來豐厚的收益。2021年,巴比食品實現營業收入13.75億元,同比增長41.0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14億元,同比增長78.92%。其中,投資東鵬飲料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增加,使得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加1.47億元。
但從去年的投資收益來看,并不盡如人意。
“巴比食品買東鵬飲料股票收益多與少,對巴比主業的估值不太有關鍵性影響。”網聚資本投資副總裁陳小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的采訪時表示,去年餐飲市場整體上受疫情影響較大,主要表現在消費疲軟、消費場景受損,很多餐飲連鎖企業,為了維持保證店數存活率,由總部做了很多的費用補貼,例如產品進貨價格的補貼,部分關鍵性門店店鋪租金的補貼,店鋪人員工資及資金的補貼,還有刺激消費者購買的促銷活動費用等,都會帶來凈利潤的減少或虧損。
陳小龍認為,在2023年消費場景修復,上述這些不利因素會得到緩解,相信這類型企業利潤會重新回升。
劉暢也表示,“東鵬飲料這家公司的發展還是很明確的,我們還是非??春玫?。短期的波動,應該不會改變長期的趨勢。”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則指出,巴比食品很多店都是在社區,滿足了消費者的便利性需求,在疫情比較嚴峻的時候,它變成了一個剛需。但是之后類似企業競爭會加劇。未來公司肯定要進行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渠道、多消費人群的戰略布局,這樣才能保持業績的增長,否則也容易觸碰天花板。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