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2月1日,證監會宣布A股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正式啟動。
證監會同時提請廣大投資者注意,主板改革后,發行上市條件更加包容,發行定價和交易制度也有變化,希望大家充分了解這些制度變化和風險點,審慎作出投資決策。
在全面實行注冊制環境下,更強調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對投資者的專業研判和風險承受能力要求也大大提高了。隨著A股即將邁入全面注冊制新階段,投資者更應強化風險意識、堅持價值投資。
例如,發行上市條件更加包容,意味著未來進入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類型多樣,投資難度加大,需要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所在領域及主營業務等進行深入研究;發行定價和交易制度發生的變化,促使新股發行定價更加市場化,投資者打新不再穩賺不賠,投資者在交易中面臨的風險提升。
此外,退市力度加大,投資者應充分認識并規避“炒差”“炒殼”風險。
2020年12月31日,在證監會指導下,滬深交易所實施了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發布退市新規。退市新規出臺以來,多元化退出渠道更加暢通,市場預期進一步明確。證監會數據顯示,近兩年(2021年、2022年)退市公司家數占30多年來累計退市公司總量的40%。歷史積累的大量績差“釘子戶”得到集中清理,對構建誠信健康的市場生態形成長期利好,持續引導投資者強化風險意識和價值投資理念。
全面實行注冊制改革的正式啟動將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證監會將加強發行監管與上市公司持續監管的聯動,規范上市公司治理。強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進一步壓實上市公司、股東及相關方信息披露責任。嚴格實施退市制度,強化退市監管,暢通強制退市、主動退市、并購重組、破產重整等多元退出渠道,健全重大退市風險處置機制,促進上市公司群體優勝劣汰。
展望未來,A股市場“優勝劣汰”將進一步加速,市場投資風格將進一步向價值投資轉變。更多具備持續成長能力的創新型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優質板塊與標的的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而不具備價值成長能力的企業將退出資本市場,“炒差、炒殼”等短期投機行為將被遏制。由此,投資者要摒棄“火中取栗”的投機心態,進一步強化風險意識,練就“火眼金睛”,堅持價值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