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少龍
深市創業板ETF期權和中證500ETF期權于9月19日平穩上市交易。上市首周,深市兩只期權新品種運行平穩,交易理性有序,期權定價有效,功能初步顯現。
數據顯示,創業板ETF期權與中證500ETF期權上市首周交易持倉穩步增長,日均成交量分別為36.26萬張和10.66萬張。
運行平穩交易理性
備受矚目的兩只深市期權新品種掛牌上市已滿一周。數據顯示,兩只期權交易活躍度適中、流動性合理充裕、市場交易有序。
整體來看,創業板ETF期權與中證500ETF期權兩只期權新品種流動性處于合理水平,日均近月合約價差分別為0.74%和1.10%;期現成交比分別為0.20和0.06,處于合理水平;隱含波動率均基本維持在上市首日水平,波動率維持穩定;兩只期權新品種的價格與現貨價格的相關性均達99%,期現價格關聯緊密。
尤其是創業板ETF期權作為首只創業板場內標準化衍生品和首只面向創新成長類股票的風險管理工具,受到市場廣泛關注,為更好發揮創業板作用、進一步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易方達基金總裁劉曉艷表示,創業板ETF期權上市交易之后,會吸引更多市場參與主體,圍繞創業板構建豐富多元的產品與策略體系。
整體運行平穩,投資者也有序參與,理性交易。數據顯示,上市首周,共有112家經營機構、20家做市商參與新品種交易。機構交易持倉占比高,兩只期權新品種機構日均成交和日均持倉占比均超過七成。
深市創業板ETF期權和中證500ETF期權上市交易,標志著深交所特色鮮明、層次清晰的ETF期權產品體系初步形成。嘉實基金總經理經雷表示,期權是資本市場重要的風險管理工具,ETF期權家族再添寬基產品,形成了覆蓋創新成長、中小市值、大盤藍籌特征的ETF期權產品體系,將助力資本市場穩健發展。
市場功能初步顯現
證券時報記者發現,期權新品種的上市,增加了標的ETF的配置和交易需求,提升了標的ETF規模和流動性。
數據顯示,深市創業板ETF和中證500ETF份額較啟動消息公布前分別增長15.49%和33.99%,規模分別達到156.93億元和60.83億元;日均成交金額分別增長37.62%和103.67%,分別達到9.05億元和5.12億元。
ETF期權推出后,現貨市場的多空平衡機制作用更加明顯,為期望賣出股票的投資者提供了避險交易工具,現貨資金穩定性有所增強。創業板指數和中證500指數日均振幅均較上市前一周水平有所下降。
目前,兩只期權新品種認沽合約日均持倉為9.29萬張和4.34萬張,相當于為現貨合計提供了近50億元的保險。
興業證券金融衍生產品部總經理連敏偉表示,豐富期權品種和發展期權市場有助于改善市場投資者結構和完善市場內在穩定機制,有效提升資本市場的韌性。一個產品豐富、功能完備的期權市場可以為股票市場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為市場平穩運行保駕護航,進而促進股票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服務和支持。相信創業板ETF期權和中證500ETF期權的成功上市和平穩運行將為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