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證監會官網顯示,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通力股份”)申報深市主板IPO,TCL創始人李東生合計持有77.46%的股份表決權。
目前,李東生手握的3家A股公司,分別是TCL科技、TCL中環、奧馬電器。如果通力股份成功在深市主板IPO,李東生將收獲第4家A股公司。
通力股份的IPO之路似乎早有安排。招股書(申報稿)介紹,2019年3月31日,TCL科技將包括通力股份(彼時為通力有限)在內的智能終端業務,出售給了TCL控股。
通力股份致力于構建以聲學產品為中心,可穿戴設備、AIoT產品、精密組件及附件等共生發展的智能硬件ODM(原廠委托設計代工)工業平臺,服務于全球知名的消費電子品牌企業、互聯網頭部企業,包括哈曼、索尼、三星、OPPO、阿里、谷歌、亞馬遜、字節跳動等。
“與頭部客戶深度合作的發展戰略,已成為公司鞏固市場地位和布局新產品戰略的基石。”通力股份介紹,公司在業務發展的不同階段,一以貫之地采取與全球知名的頭部客戶深度合作的發展戰略。
其中,通力股份在AIoT領域布局智能音箱、智能教育產品、路由器、智能攝像頭等產品線,從2018年起陸續得到阿里、字節跳動等公司的認可,并成為谷歌、亞馬遜等智能語音生態鏈頭部企業的合作伙伴。
在產品自主開發方面,通力股份擁有超過1500人的研發團隊,在產品仿真、算法、射頻、聲學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核心技術。公司2019年至2022年第一季度,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3億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擁有771項授權專利,包括發明專利78項。
從財務數據來看,通力股份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6.08億元、85.08億元、97.54億元、22.49億元;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3.2億元、3.47億元、2.85億元、5004.72萬元;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4.68%、13.85%、13.78%和13.08%。
通力股份表示,公司的毛利率水平相對較薄。倘若未來市場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上升或者下游市場需求萎縮,行業整體毛利率將受到擠壓,進一步影響毛利率進而導致經營業績波動。
通力股份擬將IPO募集資金,投向智能產品的精密制造技術改造升級項目、總部技術創新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電聲產品的產能擴充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智能產品的精密制造技術改造升級項目,是對目前智能產品的精密結構件生產流程進行自動化技術改造,通過增加自動化注塑加工機、自動化裝配生產線等設備,達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不良品率以及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