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晚間,上港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資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小洋山北作業區集裝箱碼頭及配套工程項目,項目投資總額不超過550億元。
公司稱,為深入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及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根據滬浙兩地于6月15日正式簽署的《進一步深化小洋山區域合作開發框架協議》,公司擬以控股子公司上海盛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下稱“盛東公司”)作為項目主體,投資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小洋山北作業區集裝箱碼頭及配套工程項目,根據浙江省、上海市發展改革委批復的項目核準,項目總投資約513億元(后續初步設計階段深化后,項目投資可能有所調整,以初步設計批復為準)。
公告顯示,盛東公司由上港集團持股80%,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0%,注冊地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2021年和今年上半年,盛東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7.11億元、13.9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58億元、4.38億元。
本項目計劃于2022年10月底開工建設,將根據LNG管線搬遷以及市場業務發展實際需求,采取分段建設運營模式,建設周期不超過8年。本項目包括7個7萬噸級和15個2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及工作船碼頭、防波堤、航道、錨地等配套工程,碼頭岸線總長6100米(其中集裝箱碼頭岸線長5500米,工作船碼頭長600米),防波堤長7500米。陸域總面積約663.97萬平方米,包括碼頭生產作業區、海洋生態區和進港道路等三部分,設計年通過能力為1160萬標準箱。
上港集團表示,本投資有利于公司提升洋山深水港區服務能級,增強長三角港航一體化江海聯運服務,推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及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建設,促進長三角一體化更高質量發展,提升洋山深水港區參與全球及區域經濟合作與競爭、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節點的地位和作用,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奠定堅實基礎,投資本項目符合公司發展戰略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公開資料顯示,上港集團是于2003年1月由原上海港務局改制后成立的大型專業化集團企業,是上海港公共碼頭運營商。2005年6月,上港集團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26日在上交所上市,成為全國首家整體上市的港口股份制企業,目前是我國最大的港口類上市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港口公司之一。公司主要從事港口相關業務,主營業務為集裝箱板塊、散雜貨板塊、港口物流板塊和港口服務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