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上市公司 > 正文

“合成生物”題材熱度高漲 華熙生物等頭部企業領跑賽道

2022-09-23 02:09  來源:證券日報

    近日,A股“合成生物”題材熱度空前。凱賽生物、華恒生物、嘉必優、Ginkgo Bioworks等多只合成生物概念股走高,其中華恒生物股價一度觸及歷史高點。中金公司指出,合成生物學迎來加速發展的時間窗口,全球及國內合成生物學企業再獲高關注度。

    合成生物板塊增長強勁

    在具備革命性的前沿科技中,合成生物被稱為改變人類未來的關鍵性技術之一,涉及領域包括系統生物學、基因工程、信息論、物理學、納米技術等,屬于交叉融合的創新科技力量。依托基因測序、基因合成、基因編輯等底層技術,合成生物可通過創建細胞工廠進行“造物”,以此改變傳統生產制造方式,減少對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解決化學工程中的高耗能和高污染問題,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活動中60%的物質產品可由生物技術進行生產。技術應用場景涵蓋醫療健康、能源化工、農業、食品等重要關鍵領域。據CB Insights預計,到2024年合成生物學市場規??蛇_189億美元。

    基于合成生物降本增效、綠色制造等諸多方面的優勢和龐大的潛在市場,全球主要經濟體諸如中國、美國、歐盟、日本等,在合成生物領域的戰略部署和政策扶持力度日漸提升。尤其是在全球“雙碳”背景下,合成生物學的戰略意義逐漸升級,成為重要的新興戰略產業。

    在技術、政策、市場等多因素共振下,資本加速涌入合成生物賽道。Synbiobeta數據顯示,2021年合成生物行業融資總額約180億美元,幾乎是2009年以來行業融資總和。而國外合成生物獨角獸企業Zymergen和Ginkgo相繼上市,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國內合成生物市場。國內頭部投資機構幾乎全線入場,本土合成生物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據統計,從2021年至2022年3月份,國內有16家合成生物企業完成融資,融資總額超25億元。

    全產業鏈企業成長確定性強

    當下,我國合成生物技術的科研水平與國外并跑,部分領域處于領跑地位,國內合成生物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截至目前,國內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公司已多達數十家,一批頭部生物科技企業已經開啟在合成生物領域的重點戰略布局。

    業內普遍認為,當前合成生物學產業可以劃分為上、中、下游三個部分,分別代表工具型、平臺型和產品型三個類別。這些企業,或具備前端基因設計、菌株改造和細胞工廠構建能力,或具備后端生物發酵經驗、市場渠道能力。相較之下,全產業鏈型企業打通了從菌種改造、微生物發酵、到產業轉化、市場轉化的全鏈路,更具備競爭優勢,企業發展空間更大。

    在目前國內已布局合成生物的頭部企業之中,華熙生物是鮮有的具備合成生物全產業鏈能力的企業。據悉,華熙生物正在逐步建設集研發、制造和應用產品開發于一體,貫通上下游的合成生物學全產業鏈。據介紹,其全產業鏈布局主要包括:以合成生物學研發平臺為基礎,實現分子生物制造的研發層;基于全球較大中試轉化平臺的轉化層;基于工業4.0的數字化制造平臺的產業層,以及發揮終端市場推廣和轉化能力的市場層等。

    自2018年來,華熙生物持續加碼在合成生物領域的戰略布局及投入。資料顯示,公司目前已經搭建合成生物學全產業鏈平臺。2021年“山東省生物活性物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已獲得山東省科技廳的認定。2022年上半年,公司“合成生物技術國際創新產業基地”已落戶北京大興并投入使用。合成生物學研發團隊已組建完成,技術平臺已搭建完成。

    通過合成生物技術,高純度麥角硫因、5-ALA、維生素C葡萄糖苷、紅景天苷等物質已完成發酵工藝驗證;多聚寡核苷酸、NMN和人乳寡糖均已實現突破性進展,處于國際領先研發水平;依托寡糖體外酶催化合成技術,建成了全球分子量覆蓋廣的人體三大多糖——透明質酸、硫酸軟骨素、肝素寡糖庫。同時,華熙生物還與多家國內外知名的科研院校針對合成生物相關領域展開研發共創與合作,加速推進合成生物科研成果的產業轉化。

    值得一提的是,華熙生物還于近期率先建設了全球首座合成生物科學館,通過科普形式提升合成生物的廣泛社會認知,普及合成生物科學常識,助力《“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政策落地,推動我國合成生物學的全面發展。

    據行業預測,隨著合成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伴隨著政策利好及頭部企業帶動,合成生物板塊有望持續保持良好增勢,合成生物相關企業的長期成長空間不斷擴張且確定性較強。(CIS)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激情五月五亚洲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