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近期,為增加中秋、國慶等節日市場供應,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投放了兩批中央豬肉儲備,近日還將投放第三批儲備,并指導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豬肉儲備。”9月19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9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已投放數量和后期投放計劃,預計9月份國家和各地合計投放豬肉儲備20萬噸左右,單月投放數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具體來看,年內首批中央豬肉儲備已于9月8日完成投放,第二批于9月18日完成投放。結合《證券日報》記者從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了解到的情況,前兩批中央豬肉儲備合計投放5.27萬噸。投放價格方面,國家和各地豬肉儲備投放價格均低于市場價。從地方來看,江西、安徽部分地市投放價格低于10元/斤,廣西、黑龍江、山東等地投放價格為12元/斤左右。
“豬賤傷農,肉貴傷民。”孟瑋表示,國家高度重視生豬市場保供穩價工作,調控的目標就是促進價格運行在合理區間。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供需角度看,投放豬肉儲備不僅可以增加市場供給,改善市場對于豬肉的漲價預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防范過度壓欄惜售等情況,繼而有效緩沖豬價上漲幅度。
縱觀年內生豬價格走勢,呈現出明顯的先跌后漲走勢,當前生豬價格處于歷史較高水平。中國養豬網豬價系統監測數據顯示,9月19日,全國生豬外三元均價為24.02元/公斤,全國生豬內三元均價為23.59元/公斤,雙雙處于年內頂部區間。
“考慮到當前生豬價格已處于較高水平,生豬養殖頭均利潤也明顯高于歷史平均水平,如果價格進一步大幅上漲,可能導致產能過快增加、后期價格大幅下跌,不利于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因此,今后幾個月,國家生豬價格調控工作的重點是防范價格過快上漲。”孟瑋說。
事實上,目前業內的基本共識是,雖然下半年豬價仍有震蕩走高的可能,但難以持續大幅上漲。
據孟瑋介紹,近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多次組織有關方面進行深入分析研判,各方分析認為,目前能繁母豬、新生仔豬、育肥豬存欄量均連續回升,加之天氣轉涼后育肥豬生長速度加快,以及企業凍肉庫存處于較高水平、絕大部分將在年內供應市場,因此今后一段時間生豬豬肉市場供應有保障,價格難以持續大幅上漲。
據卓創資訊數據監測,今年上半年,仔豬價格和生豬價格走勢基本一致,但下半年明顯出現分歧。即7月下旬生豬價格一路震蕩走高,但仔豬價格卻自7月23日開始持續下滑,截至9月14日,仔豬價格累計跌幅達27.95%,同期生豬價格漲幅達9.27%。
“仔豬價格是養殖端對6個月后豬價預期的體現。近期仔豬價格呈下跌趨勢,反映出業內對2023年初生豬價格走勢的預期下降。”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邵瞧瞧對記者表示。
孟瑋稱,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緊盯生豬市場動態,結合市場供需和價格形勢,分批次持續投放中央豬肉儲備,并督促指導各地同步投放豬肉儲備,必要時還會進一步加大投放力度,并加強市場監管和預期引導,促進市場和價格平穩運行。